义乌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水经注全集最新章节
义乌小说网
义乌小说网 玄幻小说 短篇文学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乡村小说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经典名著 言情小说
小说排行榜 同人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耽美小说 伦理小说 科幻小说 推理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小镇情慾 神雕旧事 山村媳妇 渔舟唱晚 倚玉偎香 黛玉初啼 女友出轨 女人如雾 家出百合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义乌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 书号:10185  时间:2017/3/26  字数:8212 
上一章   卷十二    下一章 ( → )
圣水出上谷,故燕地,秦始皇二十三年,置上谷郡。王隐《晋书地道志》曰:郡在谷之头,故因以上谷名焉。王莽更名朔调也。水出郡之西南圣水谷,东南径大防岭之东首,山下有石,东北开,高广四五丈,入转更崇深,中有水。耆旧传言,昔有沙门释惠弥者,好物隐,尝篝火寻之,傍水入三里,有余分为二:一殊小,西北出,不知趣诣;一西南出,入经五六方还,又不测穷深。其水夏冷冬温,秋有白鱼出,数而返,人有采捕食者,美珍常味,盖亦丙嘉鱼之类也。是水东北入圣水。圣水又东径玉石山,谓之玉石口,山多珉玉、燕石,故以玉石名之。其水伏里余,潜源东出,又东。颓波泻涧,一丈有余,屈而南也。  东过良乡县南,圣水南,历县西转,又南径良乡县故城西,王莽之广也,有防水注之,水出县西北大防山南,而东南径羊头下,俗谓之羊头溪。其水又东南,至县东入圣水。圣水又南与乐水合,水出县西北大防山南,东南,历县西而东南注圣水。圣水又东径其县故城南,又东径圣聚南,盖藉水而怀称也。又东与侠河合,水出良乡县西甘泉原东谷,东径西乡县故城北,王莽之移风也,世谓之都乡城。案《地理志》,涿郡有西乡县而无都乡城,盖世传之非也。又东径良乡城南,又东北注圣水,世谓之侠活河,又名之曰非理之沟也。  又东过乡县北,圣水自涿县东与桃水合,水首受涞水于徐城东南良乡,西分垣水,世谓之南沙沟,即桃水也。东径逎县北,又东径涿县故城下与涿水合,世以为涿水,又亦谓之桃水,出涿县故城西南奇沟东八里大坎下,数泉同发,东径桃仁墟北,或曰因水以名墟,则是桃水也,或曰终仁之故居,非桃仁也。余案《地理志》,桃水上承涞水,此水所发,不与《志》同,谓终为是。又东北与乐堆泉合,水出堆东,东南注于涿水。涿水又东北径涿县故城西注于桃。应劭曰:涿郡,故燕,汉高帝六年置,其南有涿水郡,盖氏焉。阚駰亦言是矣。今于涿城南无水以应之,所有惟西南有是水矣。应劭又云:涿水出上谷涿鹿县,余案涿水自涿鹿东注漯水。漯水东南径广郡与涿郡分水,汉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涿之为名;当受涿水通称矣,故郡、县氏之。但物理潜通,所在分发,故在匈奴为涿耶水,山川阻阔,并无沿注之理,所在受名者,皆是经隐显相关,遥情受用,以此推之,事或近矣,而非所安也。桃水又东径涿县故城北,王莽更名垣翰,晋大始元年,改曰范郡。今郡理涿县故城,城内东北角有晋康王碑,城东有范王司马虓庙碑。桃水又东北与垣水会,水上承涞水,于良乡县分桃水,世谓之北沙沟。故应劭曰:垣水出良乡,东径垣县故城北。《史记音义》曰:河间有武垣县,涿有垣县。汉景帝中三年,封匈奴降王赐为侯国,王莽之垣翰亭矣,世渭之顷城,非也。又东径顷,亦地名也,故有顷上言,世名之顷前河。又东,洛水注之,水上承鸣泽渚,渚方十五里。汉武帝元封四年,行幸鸣泽者也。服虔曰:泽名,在逎县北界。即此泽矣。西则独树水注之,水出逎县北山,东入渚。北有甘泉水注之,水出良乡西山,东南径西乡城西,而南注鸣泽渚。渚水东出为洛水,又东径西乡城南,又东径垣县而南入垣水。垣水又东径涿县北,东注于桃。故应劭曰:垣水东入桃。阚駰曰:至乡注之。今案经脉而不能届也。桃水东径乡,东注圣水。圣水又东,广水注之,水出小广西山,东径广县故城北;又东,福禄水注焉。水出西山,东南径广县故城南,东入广水,东南至乡县,右注圣水。圣水又东南径乡城西,不径其北矣。县,故涿之亭也。《地理风俗记》曰:涿县东五十里有乡亭,后分为县。王莽时,更名章武,即长乡县也。案《太康地记》,涿有长乡而无乡矣。圣水又东径长兴城南,又东径方城县故城北。李牧伐燕取方城是也,魏封刘放为侯国。圣水又东,左会白祀沟,沟水出广县之娄城东,东南,左合娄城水,水出平地。导源东南,右注白祀水,东南径常道城西。故乡亭也,西去长乡城四十里,魏少帝璜甘三年所封也。又东南入圣水。圣水又东南径韩城东。《诗。韩奕章》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郑玄曰:周封韩侯,居韩城为侯伯,言为猃夷所,稍稍东迁也。王肃曰:今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世谓之寒号城,非也。圣水又东南,右会清淀水,水发西淀,东注圣水,谓之刘公口也。

  又东过安次县南,东入于海。

  圣水又东径海安次县故城南。汉灵帝中平三年,封荆州刺史王为侯国。又东南注于巨马河而不达于海也。

  巨马河出代郡广昌县涞山,即涞水也,有二源,俱发涞山,东径广昌县故城南,王莽之广屏矣,魏封乐进为侯国。滦水又东北径西鱼城东南而东北;又径东鱼城南,又屈径其城东。《竹书纪年》曰: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穷、字相类,疑即此城也,所未详矣。涞水又径三女亭西,又径楼亭北,左属白涧溪,水有二源,合注一川,川石皓然,望同积雪,故以物受名。其水又东北,谓之石槽水,伏地下,溢则通津委注,谓之白涧口。涞水又东北,桑谷水注之,水南发桑溪,北注涞水。涞水又北径小黉东,又东径大黉南,盖霍原隐居教授处也。徐广云:原隐居广山,教授数千人,为王浚所害,虽千古世悬,犹表二黉之称,既无碑颂,竟不知定谁居也。涞水又东北历紫石溪口与紫水合,水北出圣人城北大亘下,东南,左会磊砢溪水,盖山崩委涧,积石沦隍,故溪涧受其名矣。水出东北,西南注紫石溪水。紫石溪水又径圣人城东,又东南,右会檐车水,水出檐车硎,东南径圣人城南,南注紫石水,又南注于涞水。涞水又东南径榆城南,又屈径其城东,谓之榆城河。涞水又南径藏刀山下,层岩壁立,直上干霄,远望崖侧,有若积刀,镮镮相比。咸悉西首。涞水东径徐城北,故渎出焉,世谓之沙沟水。又东,督亢沟出焉。一水东南,即督亢沟也;一水西南出,即涞水之故渎矣。水盛则长津宏注,水耗则通波潜伏,重源显于逎县,则旧川矣。

  东过逎县北,涞水上承故渎于县北垂,重源再发,结为长潭,潭广百许步,长数百步,左右翼带涓,控引众水,自成渊渚。长川漫下十许里,东南径逎县故城东。汉景帝中三年,以封匈奴降王隆疆为侯国,王莽更名逎屏也。谓之巨马河,亦曰渠水也。又东南,袁本初遣别将崔巨业攻固安不下,退还,公孙瓒追击之于巨马水,死者六七千人,即此水也。又东南径范县故城北,易水注之。  又东南过容城县北,巨马水又东,郦亭沟水注之,水上承督亢沟水于逎县东,东南,历紫渊东。余六世祖乐府君,自涿之先贤乡爰宅其,西带巨川,东翼兹水,枝津通,络墟圃,匪直田渔之赡可怀,信为游神之胜处也。其水东南,又名之为郦亭沟。其水又西南转,历大利亭南入巨马水。又东径容城县故城北。又东,督亢沟水注之,水上承涞水于涞谷,引之则长津委注,遏之则微川辍,水德含和,变通在我。东南径逎县北,又东径涿县郦亭楼桑里南,即刘备之旧里也。又东径督亢泽,泽苞方城县,县故属广,后隶于涿。《郡国志》曰:县有督亢亭。孙畅之《述画》有《督亢地图》,言燕太子丹使荆轲赍入秦,秦王杀轲,图亦绝灭。《地理书上古圣贤冢地记》曰,督亢地在涿郡。今故安县南有督亢陌,幽州南界也。《风俗通》曰:沆,漭也。言乎漭漭,无崖际也。沆泽之无水,斥卤之谓也。其水自泽枝分,东径涿县故城南,又东径汉侍中卢植墓南,又东,散为泽渚,督亢泽也。北屈注于桃水。督亢水又南,谓之白沟水,南径广亭西,而南合枝沟,沟水西受巨马河,东出为枝沟,又东注白沟,白沟又南,入于巨马河。巨马河又东南径益昌县,护淀水右注之,水上承护陂于临乡县故城西,东南径临乡城南,汉封广顷王千云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方城南十里有临乡城,故县也。淀水又东南径益昌县故城西,南入巨马水。巨马水东径益昌县故城南,汉封广顷王子婴为侯国,王莽之有秩也。《地理风俗记》曰:方城县东八十里有益昌城,故县也。又东,八丈沟水注之,水出安次县东北平地,东南径安次城东,东南径泉州县故城西,又南,右合滹沱河枯沟,沟自安次西北,东径常道城东、安次县故城西,晋司空刘琨所守以拒石勒也。又东南至泉州县西南,东入八丈沟,又南入巨马河,东注也。

  又东过海东平舒县北,东入于海。

  《地理志》曰:涞水东南至容城入于河。河,即濡水也,盖互以明会矣。巨马水于平舒城北,南入于滹沱,而同归于海也。

  
译文

  圣水发源于上谷,

  上谷是旧时燕国的领土,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 ) ,在这里设置上谷郡。王卿《晋书- 地道志》 说:郡治在河谷的上头,因此以上谷为郡名。王莽时改名朔调郡。圣水发源于该郡西南的圣水谷,往东南经大防岭东端。山下有个石口朝向东北,高、宽都有四五丈,进后变得更高了,直向纵深伸展,中有水。据老人相传,过去有个叫惠弥的和尚,对隐秘的事物喜欢寻究底,曾举着火把去探寻。顺着水走了三里多,一分为二:一个很小,向西北延伸,不知通到哪里;另一个通向西南,进去走了五六天还不见尽头,只好回来,也不知到底有多探。里的水冬暖夏凉,秋季节内有白鱼游出,几天后又游回内,有人捕到这种鱼吃过,异常鲜美,大概也是丙嘉鱼一类。水往东北,注入圣水。圣水又往东经玉石山,那山口叫玉石。因山上多氓玉、燕石,因此以玉石为名。圣水到了这里潜入地下了一里多,又在东边出地面。水继续向东去,从一丈多高的山涧泻下,折向南

  往东过良乡县南面,

  圣水往南经良乡县,折向西边,又南,从良乡县旧城西面过― 良乡县就是王莽时的广县― 有防水注入。防水发源于良乡县西北的大防山南麓,往东南从羊头过,俗称羊头溪;又往东南,到了县城往东注入圣水。圣水又往南,与乐水汇合。乐水发源于良乡县西北的大防山南麓,往东南经县西,向东南注入圣水。圣水又往东经旧县城南面,又往东经圣聚南面。圣聚就是因圣水而得名的。圣水又东,与侠河汇合。侠河发源于良乡县西部的甘泉原东谷,往东经西乡县旧城北面,就是王莽时的移风,世人称都乡城。据《 地理志》 ,琢郡有个西乡县,却没有都乡城,这大概是世间口头相传造成的错误。侠河又往东,经良乡城南,又往东北注入圣水,世人称为侠活河,又叫非理之沟。

  又往东乡县北面,

  圣水从琢县东与桃水汇合。桃水上口承接沫水。沫水在徐城东南面、良乡西面分出一条垣水,世人称为南沙沟,这就是桃水。桃水往东经遒县北面,又往东经琢县旧城下与琢水汇合。世人把它叫琢水,又称桃水,发源于琢县旧城西南奇沟东八里的大坎下,几处源泉一同涌出,往东经桃仁墟北面。有人说桃仁墟是因水而得名,那么此水就是桃水了;也有人说这原是终仁的故居,不是桃仁。我按《 地理志》 ,桃水上承沫水,但这条水发源与《 地理志》 所说不同,说终仁才对。此水又往东北,与乐堆泉汇合。乐堆泉发源于乐堆东面,往东南注入琢水。琢水又往东北经过琢县旧城西,注入桃水。应肋说:琢郡,原属燕国,汉高祖六年(前201 )在此设置琢郡,郡南有琢水,琢郡就是按水来命名的。阐胭也这样说。现在琢城南面却没有相应的水,只有西南面这条水。应肋又说:琢水发源于上谷琢鹿县,我查过琢水是在琢鹿县东边注入漂水的。漂水往东南经广郡,与琢郡以水为分界。汉高祖六年(前201 )分出燕地另设琢郡。以琢字为郡名,应当是根据琢水,所以郡和县都是因水而得名的。但事物的联系’往往是隐而不却又暗中相通的,在有的地方显出来,所以在匈奴境内就发而为琢耶水。但山川阻隔,地域辽阔,是不可能一路注的,而在各地却得到同一个名称,这是因为隐伏的水和显的水互有关联,所以相距虽远,却也得了同名。照此推断,也许出入不大,但究竟不是稳妥的说法。桃水又往东经琢县老城北面,王莽时改名为垣翰,晋泰(太)始元年(265 ) ,改琢郡为范郡,现在郡治就在琢县老城。城内东北角有晋康王碑,城东有范王司马墟庙碑。桃水又往东北,与垣水汇合。垣水上承接沫水,在良乡县分出桃水,世人称为北沙沟。因此,应劭说:垣水从良乡分出,往东经垣县老城北面。《 史记音义》 说:河间郡有武垣县,琢郡有垣县。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 ) ,把垣县封给降于汉的匈奴王赐,立为侯国,就是王莽时的垣翰亭;世人把它称为顷城,这是不对的。垣水又往东经顷,顷也是地名,因此有顷上的称呼。于是人们又把垣水称顷前河。垣水又东,洛水注入。洛水上口承接鸣泽清。这片沼泽方圆十五里,汉武帝在元封四年(前107 )出巡鸣泽。服虔说:这是个泽名,在遒县北部边界,指的就是这片沼泽。鸣泽西面又有独树水注入,独树水发源于遒县北山,东注入泽中;北有甘泉水注入,甘泉水发源于良乡县的西山,往东南经西乡城西面,往南注入鸣泽诸。从鸣泽诸往东出的叫洛水,往东经西乡城南面,又往东经垣县,往南注入垣水。垣水又往东经琢县北面,东注入桃水。因此应动说:垣水东注入桃水。阐胭也说:垣水乡注入桃水。现在按照典籍探寻水道,却不能到达乡。桃水往东乡,往东注入圣水。圣水又东,汇合了广水。广水发源于小广西山,往东经广县老城北面,又东,福禄水注入。福禄水发源于西山,往东南经广县老城南面,往东注入广水,往东南到乡县,向右注入圣水。圣水又往东南乡县城西面,并不经过城北:乡县,原是旧时琢县的亭。《 地理志风俗记》 说:琢县东边五十里有乡亭,后来划分出来设置为县。王莽时改名为章武,就是长乡县。按照《 太康地记)) ,琢郡有个长乡县,却没有乡县。圣水又往东经长兴城南面,又往东过方城县老城北面,这就是李牧伐燕时夺取的方城。魏时把这地方封给刘放,立为侯国。圣水继续东,在左边与白祀沟汇合。白祀沟从广县娄城东面出,往东南,在左边与娄城水汇合。娄城水从平地涌出,往东南,从右边注入白祀水,奔向东南,经常道城西面― 这就是原来的乡亭。常道城西距长乡城四十里,魏甘三年(258 ) ,少帝曹磺被封在这里。白祀水又往东南注入圣水。圣水又往东南经韩城东面。《 诗- 韩奕》 一章说:那广大的韩城,是燕国军队所筑。周王封给韩侯,有追、貂等小国,拥有北方诸国领土。郑玄说:周朝分封韩侯,居留在韩城,称为侯伯,后为俨犹所,稍稍向东迁移。王肃说:现在琢郡方城县有韩侯城,世人称为寒号城,这是错了。圣水又往东南,向右与清淀水汇合。清淀水发源于西淀,东注于圣水,汇处叫刘公口。

  又往东过安次县南面,往东注人大海。

  圣水往东海安次县老城南面。汉灵帝中平三年( 186 ) ,把这里封给荆州刺史王,立为侯国。圣水又往东南,注入巨马河,并不直接入大海。

  巨马河发源于代郡广昌县的沫山,

  巨马河就是沫水,有两个源头,都出自沫山。往东经广昌县老城南面,这就是王莽时的广屏。魏时把这些地方封给乐进,立为侯国。沫水又往东北经西鱼城东南,向东北,又经东鱼城南面,又转弯过城东。《 竹书纪年》 说:荀瑶讨伐中山,夺取穷鱼之丘。穷(窜)与字形相似,可能就是此城,这也难说。沫水又过三女亭西面,又过楼亭北面,在左岸与白涧溪相通。溪水有两个源头,合成为一溪,溪石呈白色,望去如同积雪一般,所以溪就以石而得名了。水又向东北,名叫石槽水,水到这里潜到地下,只有水时才能通,注人沫水,汇处叫白涧口。沫水又往东北,有桑谷水注入。桑谷水发源于南方的桑溪,往北注入沫水。沫水又往北经小簧岭东面,又东转,经大簧岭南面。这里大概是霍原隐居教学的地方。徐广说:霍原隐居广山,教授弟子数千人,后来被王浚所害。虽然时代已经很遥远,至今还留着大簧小簧(学校)的名称,但却没有留下碑文颂辞,也就无从肯定到底是谁在这里隐居过了。沫水又往东北到紫石溪口,与紫水汇合。紫水发源于圣人城北边的大亘山下,在东南,在左岸汇合磊柯溪水。大概从前此处发生山崩,塌下的石堆溪涧,所以溪水也就因此而得名了。磊呵溪水发源于东北,向西南注入紫石溪水。紫石溪水又经圣人城东,又往东南,向右与檐车水汇合。檐车水发源于檐车删,往东南经圣人城南面,南注入紫石水。紫石水又南注入沫水。沫水又往东南经榆城县南,又转弯从城东绕过,叫榆城河。沫水又往南经藏刀山下。藏刀山层岩陡峭耸立,直云霄,远望好像无数的刀堆在一起,刀环靠着刀环一把把排列着,刀头都朝向西方。沫水往东经徐城北面,有一条旧河道在这里分出,人们称为沙沟水;又东,分出督亢沟。一条往东南,就是督亢沟;一条往西南,就是沫水的旧河道。涨水时就长滚滚;干枯时就潜入地下,到遒县后又重新出地面,这就是旧河道了。往东过遒县北面,

  沫水在遒县北部边境承接旧河道,水源重新出,积聚成为长潭,宽约一百步,长数百步,左七对边接纳了许多小支流,汇集成为深潭。潭水往下十来里,往东南经遒县老城东面。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 ) ,将这地方封给投降汉朝的匈奴王隆疆,立为侯国,王莽时改名为遒屏。这条水称为巨马河,又叫渠水。沫水又往东南,袁本初派遣别将崔巨业去攻打固安,但攻不下来。他退回时,公孙攒追击到巨马水,死了六七千人,说的就是这条水。沫水又往东南经范老城北面,易水注入。

  又往东南过容城县北面,

  巨马水又东,丽肠亭沟水注入。丽吓亭沟上在遒县东面承接督亢沟水,往东南经紫渊东边。我的六世祖是乐太守,从琢县的先贤乡移到水南。住宅西边是巨马水,东面就是这条水,支流相通,弯弯曲曲地在田园间过,不但有鱼米之富令人怀想,实在也是游览的胜地。这条水往东南,又叫哪亭沟。又转向西南,经过大利亭,往南注入巨马水。巨马水又往东经容城县老城北面,又东,督亢沟水注入。督亢沟水上在沫谷承接沫水,打开水口放水,便长直下;堵住水口,就成为一缕细以至断水。水性和顺,如何加以改造和利用,全靠我们自己。督亢沟水往东南经遒县北面,又往东经琢县哪亭楼桑里南面,这就是刘备的故乡。又往东经督亢泽,这片沼泽把方城县环抱在里面。方城县原属广郡,后来划归琢郡。《 郡国志》 说:方城县有督亢亭。孙杨之的《 述画》 中有督亢地图,说到燕太子丹派荆柯到秦国献图,秦始皇杀了荆柯,图也从此亡佚了。地理书《 上古圣贤家地记》 说:督亢在琢郡,现在的故安县南面有督亢陌,是幽州的南界。《 风俗通》 说:伉,就是浩森。有烟波浩森无边无际的意思。无水的洼地叫沉,就是盐碱地。沟水从泽地分支流出,往东经琢县老城南面,又往东经汉侍中卢植墓南,又分散东,形成沼泽,就是督亢泽,向北转弯注入桃水。督亢水又南,叫白沟水,往南经广亭西面,然后南汇合了支沟。沟水西头引入巨马河水,向东分出成为支沟,又东注入白沟。白沟又南,汇入巨马河。巨马河又往东南经益昌县,护淀水从右边注入,护淀水上在临乡县老城西面承接护破,往东南经临乡城南。汉时把这地方封给广顷王的儿子云,立为侯国。《 地理风俗记》 说:方城南面十里有临乡城,是一座旧县城。淀水又往东南经益昌老城西南,入巨马水。巨马水往东经益昌县老城南面,汉朝把这里封给广顷王的儿子婴,立为侯国,就是王莽时的有秩。《 地理风俗记》 说:方城县东八十里有益昌城,是旧时的县城。巨马水又东,八丈沟水注入。八丈沟水从安次县东北的平地上涌出,向东南,经过安次城东面,往东南经泉州县老城西面,又南,在右边汇合淖沱河的枯沟。枯沟从安次县西北往东经常道城以东、安次县老城以西,晋时司空刘垠驻守这里抗击石勒。枯沟又往东南,到了泉州县西南,往东注入八丈沟;八丈沟又往南注入巨马河,往东奔去。

  又往东海东平舒县北面,往东注人大海。

  《 地理志》 说:沫水往东南,到容城入河。‘这里所说的河就是濡水,两水相互汇合。巨马河从平舒城北面,往南注入滹沱河,合奔向大海。
上一章   水经注   下一章 ( → )
义乌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水经注全集最新章节:卷十二免费阅读,水经注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郦道元是水经注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如喜欢水经注全文阅读,那么请将水经注加入收藏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