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全集最新章节
义乌小说网
义乌小说网 玄幻小说 短篇文学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乡村小说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架空小说 灵异小说 经典名著 言情小说
小说排行榜 同人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耽美小说 伦理小说 科幻小说 推理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小镇情慾 神雕旧事 山村媳妇 渔舟唱晚 倚玉偎香 黛玉初啼 女友出轨 女人如雾 家出百合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义乌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  作者:余耀华 书号:44630  时间:2017/12/6  字数:7447 
上一章   九 最后的心愿    下一章 ( 没有了 )
1、反复无常李继迁

  岁月匆匆,转眼到了至道二年(996年)四月。忽然西北传来警报,说李继迁劫了朝廷四十万石军粮,并带兵围攻灵武(今宁夏灵武)。赵炅闻报,暴跳如雷,大骂李继迁是个反复无常的贼子。

  说到李继迁,有必要把这个人和西北边的情况略作待。

  西北地区包括银州、夏州、绥州、宥州、静州五个州,唐朝以前被拓跋氏占据。唐初,拓跋赤辞带贡品进长安,向大唐纳贡称臣,大唐皇帝李世民赐他姓李。后周显德年中期,李彝兴继任定难军节度使,后周封他为西平王。

  宋太祖初年,李彝兴派人到汴梁向朝廷纳贡,太祖授李彝兴为太尉。李彝兴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李克睿继承父职。李克睿死后,儿子李继筠继承父职。

  赵炅征伐北汉的时候,李继筠曾派遣大将李光远、李光宪渡河进攻太原声援宋军。李继筠死后,他的弟弟李继捧袭位。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来汴梁觐见大宋皇帝,将银、夏、绥、宥四州之地献给赵宋,说自己家族不和,请求居住在京城。赵炅让李继捧及其家属住在京城,任命他为彰德节度使,赐名赵保吉,另派都巡检使曹光实去镇守四州。

  李继捧有个族弟叫李继迁,他不愿意进京,听说宋廷派人来接管四州,带着几十个亲信跑到夏州东北三百里一个名叫地斤泽的地方,集众闹事,反对宋廷接管。李继迁很有号召力,得到一些人的响应,在不长的时间内,便拉成一支数千人的武装力量。

  曹光实担心贼势蔓延会成为边境的祸患,率兵袭击地斤泽,李继迁的队伍是乌合之众,不经打,一打即溃,李继迁丢下儿老小乘逃走。

  李继迁是一个狡猾而又有心计的人,他不甘心失败,联络当地的豪族,他对部族说:“这里是我们李家的土地,一旦被别人夺去,我们就没了安身之地。大家如果还没忘记李家,就请共同努力,复兴我们的大业!”

  李继迁用诈降计在葭芦川杀了曹光实,占领银州。

  赵炅再次派兵征讨,大败李继迁。李继迁穷途末路,投靠了契丹。契丹此时是萧太后当政,她不但接纳了李继迁,而且还册封他为夏国王,并将宗室女义成公主嫁给了他。萧太后册封李继迁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利用李继迁扰赵宋边境,以图南下。

  赵炅得知这个消息,非常愤怒,下旨召来李继捧,令他去做夏州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招降李继迁。

  赵炅用的是投狼狼之计,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个计策并不高明,偷不成,反蚀了一把米。

  李继捧到达夏州之后,不但没有招降李继迁,反而和李继迁勾搭上了。刚开始,李继捧还有那么几分效忠朝廷的心肠,同李继迁稀里哗啦打了几架。李继迁吃了点小亏,被迫投降。不久,他便生出花花肠子,跑到契丹人那里替李继捧要来一个王爵的封号,李继捧是官心窍,立刻投到了契丹人的怀抱。

  赵炅见李继捧派到夏州是包子打狗。立即派李继隆调兵到夏州征讨。李继捧见李继隆带兵前来,又忙不迭地献上战马五十匹,请求罢兵。

  前面说过,宋朝用兵有一奇特的现象,就是带兵打仗的人,无论大事小事,似乎都做不了主,行军打仗、排兵布阵,都是在出征之前安排好了的,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带兵的将领按既定方针办。李继隆收下李继捧的五十匹战马后,立即派人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向赵炅请示处理意见。

  赵炅上了一次当,再也不相信李家兄弟的鬼话了,命李继隆继续进兵,非要剥了李家兄弟的皮不可,并还授了李继隆一个锦囊妙计。

  李继隆受计之后,写信约李继捧出兵讨伐李继迁;接着又给李继迁写信,约他讨伐李继捧,导演一场狗咬狗的好戏。

  李继迁是个卑鄙小人,没有信用可言,没有情义可讲,他知道不是李继隆的对手,为求自保,也讲不得兄弟情义,先下手为强,率领自己的部众,连夜袭击李继捧的营盘。

  这一天,李继捧刚刚睡觉,哪曾料到自己的弟弟在背后捅他的刀子,见李继迁杀到,慌忙从帐后逃回城。指挥使赵光嗣将李继捧入偏房关起来,并派人严加看守,然后开城接李继隆。李继隆入城后,将李继捧打入囚车,派人押送京师。李继捧到了汴梁,被赵炅骂了个狗血淋头,除了叩头谢罪,无话可说。

  赵炅并无杀战犯之意,还是下诏特赦李继捧,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宥罪侯,并在京师赐给他一处宅院居住,剥夺所赐的赵保吉姓名。

  宋军毁掉夏州城,把居民迁移到绥州、银州等地,增兵防守。

  李继隆又率军打败李继迁。

  李继迁一面献马五百匹以谢罪,一面派人到汴梁觐见赵宋皇帝,把那背叛朝廷的罪过全部推在李继捧的身上。

  赵炅仍然采用安抚政策,对来使好言安慰,给了很多的赏赐,再派内侍张崇贵,招谕李继迁,并带去大批茶药器币衣物,赏赐给李继迁。

  至道元年(995年),李继迁派押牙张浦,向宋廷贡献良马和骆驼。

  赵炅派人带诏任命李继迁为鄜州节度使,还放宽了食盐专卖的令,让李继迁从贩卖食盐上获取利益。

  赵炅一味地迁就李继迁,李继迁却反复无常,所以,这次劫了洛苑使白守荣押送的四十万石军粮,赵炅暴跳如雷,骂他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2、五路出兵

  赵炅见事态严重,立即召开宰臣会议,讨论应敌之策。当时吕蒙正已罢相,参政吕端继任宰相之职。

  吕端建议采用围魏救赵之计,由麟府、鄜延、环庆三路出师,会攻夏州,直捣李继迁巢,灵武自可解围。

  赵炅也同意这一思路,只是改三路为五路。派李继隆从环州(今宁夏中宁东北鸣沙镇),丁罕从庆州(今甘肃庆),范廷召从延州(今陕西肤施),王超从夏州,张守恩从麟州,五路进军,直捣李继迁老巢乌白池(乌池、白池二盐池合称。在今宁夏盐池县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之北大池一带)。

  五路出兵,使皇权再次受到了挑战。

  李继隆嫌环州太远,自作主张改变行军路线,率领军队走清冈峡,并派弟弟李继和飞马驰奏朝廷。

  赵炅闻报大怒,呵责李继和说:“你兄逆旨而行,必定要败。朕叫他兵发环州,无非因环州与灵武相近,令李继迁闻风回救夏州。你速回去,告诉李继隆,不得违旨。”

  李继和奉旨返回,李继隆已经走远了。

  李继隆出清冈峡,与丁罕合兵一处,连续行军十,不见敌人的踪迹,竟然带领军队原路返回。

  张守恩这一路倒是碰上了敌人,好像他也不想真刀实地打仗,不战即退,也是无功而返。

  范廷召与王超两路兵马行到乌白池,远远看见敌兵蜂拥前来。王超对范廷召说,敌兵来势正盛,宋军宜固守营寨,免得为敌所乘。

  范廷召也同意先坚守再说,他们各自选择险要之地安营扎寨,命令军士坚守营垒,只须防守,没有命令,谁也不准出战。

  李继迁率兵赶到,见宋军分立两营,命部众分左右攻打,宋军只是用箭招待他们,相持一昼夜,双方仍是个不胜不败之势。

  王超有个十七岁的儿子叫王德用,他主动请战,被王超怒骂一顿。王德用解释说:“我军不出战,敌兵决不会自己退却。这里没有粮饷供给,坚守不了多久,只有杀出去,将他击退,才能班师。”

  王超听儿子说得有理,同意了他的主张。

  王德用率领人马冲入敌阵,李继迁不能抵挡,王超、范廷召随即发兵接应,李继迁遭到夹击,只好带人朝北逃窜。

  王超、范廷召撤兵还朝,李继迁乘虚袭击宋军,无奈撤退之时,队形未,没有可乘之机,只好退回。

  赵炅派出的五路兵马,相对于李继迁,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占在绝对优势,由于互不相统,毫无章法,有的擅改进军路线,三路兵马没有见到敌人的踪影就自行撤军,另两路也只是消极防守,如果不是小将王德用身而出,兵马能否全身而退还说不定。

  五路兵马,兴师动众,杀用了牛刀,竟都无功而返,成了一个不了之局。而贼首李继迁,仍然逍遥法外,继续为祸边境,扰边民。赵炅竟然没有一个说法,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如此治军,要想打胜仗,除非瞎猫碰上了死老鼠。

  没过多久,李继迁从契丹得到补给,又来扰边境,赵炅本想率军亲征,无奈年纪大,老天已不给他时间了。

  3、最后的心愿

  赵炅虽然是大宋天子,手持天下生杀大权,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但有些事情他还是无能为力,比如他身上的箭伤,他就无能为力。他在高梁河之战受过箭伤,是杨业在运粮途中凑巧碰上才救了他一命。杨业虽然救了他的命,却治不了他的箭伤,也没有人能治好他的箭伤。自那以后,箭伤一直折磨着这位大宋皇帝。当他准备御驾亲征李继迁时,箭伤又发作了,而且这一次发作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来得猛烈。

  赵炅第一次感到了死亡的恐惧。他本想向世人证明,他比哥哥赵匡胤强,看来这个心愿注定难以了却。感觉到死神迫近,他就不敢再擅离京师了,因为他还有一个心愿没有完成,这个心愿,就是皇位继承问题,这比剿灭李继迁更重要,看来,是该解决这个问题了。

  宋室的皇位继承,曾有一个“金匮之盟”这是杜太后留下的,其内容是“兄终弟及”哥哥死了,弟弟继承皇位做皇帝,这虽然有违皇位“传嫡不传庶”的祖制,有些不合法,但赵炅还是凭这个做了宋朝第二代皇帝。

  依“金匮之盟”的约定,皇位继承的顺序自赵炅以后,应该是皇弟赵廷美、皇侄即太祖的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但是,赵廷美因谋反罪而被贬至房县,最后客死他乡,德昭和德芳也先后离奇死了。赵炅成了“金匮之盟”唯一的受益人。

  赵炅本想将皇位传给长子元佐,他很喜欢长得像自己的长子元佐。元佐人聪明,武艺也不错,但他很注重亲情,不止一次向父亲为叔叔赵廷美求情,后来他知道赵廷美在房州忧郁而死,竟然伤心到得了精神病。他不仅抡刀舞打,还放火烧了宫院。赵炅一怒之下把元佐废为庶人,剥夺了他继承皇位的资格。

  历史上对元佐发狂也说法不一,有人说是真疯了,也有人说是装狂,借此来表示对赵炅的不和对皇位的拒绝。究竟是真疯还是假疯,谁也拿不出过硬的证据,因此便成了宋初的又一悬案。

  不管怎么说,从此以后,元佐再也没有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不过,后来的真宗并没有为难他,他得以善终。

  赵炅废了元佐之后,把二儿子元佑改名为元僖,并委以开封府尹兼侍中重任,隐隐有成为太子的迹象,可惜他福缘不厚,竟在淳化三年暴病而死。赵炅在迫害兄弟侄子时毫不手软,可父子连心,为此他罢朝五,还写了《思亡子诗》。伤感的他有一段时间根本不想考虑立太子的事。冯拯等人也曾上疏请早立太子。这是个感问题,赵炅正为此心烦,便将冯拯等人贬到岭南。自此以后,没有人敢议论继承问题。

  赵炅从青州召回左谏议大夫寇准,见面就叫苦不迭,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上的旧伤又复发了,该怎么办。

  寇准是一个有能力且敢于说话的人,由于心直口快,因有人在赵炅面前进谗言而被贬到青州去的。回来后脾气还是不改,仍然是心直口快,他说:“臣没有奉诏命是不敢回京的,既然回来了,有一句话臣还是要说,求陛下采纳!”

  赵炅便问是什么话。寇准果断地说:“立储!”

  这一次,赵炅没有发火,因为君臣二人想到一块儿去了。赵炅征询寇准的意见,问他的几个儿子哪一个最适合继承皇位。

  寇准说得十分得体:“陛下是在为天下选择君主,这样大的事情,不应该问近臣。更不应该问妇人和太监,只有陛下你自己做主。”

  赵炅低着头想了半天,赶走了身边侍候的人,缓缓地说:“襄王元侃怎么样?”

  寇准还是巧妙地回避了直接回答,说:“知子莫若父,既然陛下你认为可以,那就早做决断,免得夜长梦多。”

  这次君臣对话,赵炅很有可能是推心置腹,但一向以刚直著称的寇准说话却很委婉,这是因为,历朝历代立储都是个很感的问题,随便掺和进去,会有掉脑袋的危险。寇准尽管很率直,但遇到这样的事情说话也得谨慎,毕竟脑袋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个,丢了可划不来。

  赵炅主意已定,即诏命襄王赵元侃为开封府尹,进封寿王。接着向天下公布,立寿王赵元侃为皇太子,更名做恒。

  立太子,大赦天下,这是立储的典礼。自唐朝天祐年间以来,中原一直处于多事之秋,立储的典礼,废止已经有近百年,到赵炅时又重现立储大典,朝野一片腾。

  太子祭太庙还宫途中,京城中的士、农、工、商,黎民百姓,一齐涌向街头,争相观看新太子的风采。人们见太子仪容俊秀,更是欢呼道:“真是个少年天子啊!”赵炅听到百姓的欢呼声,心里很不高兴,召见寇准说:“人心归向太子,将置朕于何地呢?”

  寇准看见赵炅气呼呼的,马上打圆场,跪拜祝贺说:“太子深孚众望,大得民心,是陛下选对了人,也是社稷百姓的福气啊!”赵炅听了寇准这么一说,才算舒了一口气。大宴群臣之后,赵炅诏命李沆、李至为太子宾客。太子宾客就是太子的老师,他还嘱咐太子,要以师傅之礼对待二李。太子领了父皇的旨意,对李沆、李至的礼仪十分周到,无论在哪里见到二李,一定要先下拜行师生之礼,然后再说话。李沆、李至见太子如此礼遇,倒觉得有些过意不去,联合上表不敢当,请赵炅免去这个礼仪。赵炅不但不同意,反而给二李下了一道手谕:

  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借卿夙望,委以护调,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子之心!特此手谕。

  李至、李沆得诏后,一同进宫面圣,当面向赵炅请求,免去这些礼仪。赵炅不但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反而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太子贤明仁厚,国本是已巩固的了。但你们一定要尽心教诲;太子举动如果不合礼仪,必须告诉他,遇事一定要遵循礼仪;太子做事如果欠妥当,必须要劝说他,使他行事妥当。至于礼乐诗书的道理,你们都很熟悉,朕就不必一一嘱咐了!”

  李至、李沆见赵炅言词恳切,难以推辞,只得叩首而退,尽心尽力地去辅导太子。

  太子赵恒天生慧质,聪明绝顶,有过目不忘之能。李至、李沆给他讲课,无论多难的文章,教读一遍便能够背诵,讲解经义也能举一反三,两人曾私下议论,说太子他定能做一代贤明之君。

  传说太子赵恒的母妃李氏,夜里梦见用衣服托着太阳,因而怀孕。赵恒生下来之后,左脚板的脚纹,成一个天字。其实,这些都是史官杜撰的谀颂之辞,当不得真。

  赵恒小时候很喜欢玩排兵布阵的游戏,五六岁的时候,与诸位王子嬉戏,还像模像样地自称“元帅”一天,他竟然跑到金銮殿,爬上了龙椅。赵炅伸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微笑着问:“这是皇帝的御座,你也愿做皇帝吗?”

  赵恒天真地说:“做皇帝是天命,如果天命所归,孩儿是不敢推辞的。”

  赵炅听后,暗暗称奇,从心里更是喜欢这个儿子。看来,赵恒立为太子,真的是天命所归了。

  至道三年(997年)二月,赵炅的身体越来越差,太医使尽了浑身解数,仍然不见好转,赵炅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在这种情况下,大臣吕端被推到了风口尖之上。

  吕端为相时已经有六十一岁了,担任宰相前,他在地方和中央都做过官。吕端为人稳重、镇静,颇得赵炅赏识。据说在重用吕端之前,赵炅曾写过《钓鱼诗》,诗中说:“饵金钩深未达,磻溪须问钓鱼人。”这是赵炅以周文王自诩,而将吕端比做姜太公。当时,曾有人反对用吕端为相,说他为人糊涂,赵炅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事情是否真如赵炅所料,马上就要见分晓了。

  宣政使王继恩忌惮太子英明,担心太子继位之后,自己额外的宣政使恐怕不保,因而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等人密谋,拥立已废的楚王赵元佐继位。胡旦认为,楚王是奉明诏已废,而寿王是奉明诏立定的太子,要想推翻这两个事实,恐怕比登天还难。接着他又出主意说:“虽然说这件事比登天还难,但还是有天梯,这个天梯就是皇后,如果得到皇后娘娘的支持,由皇后娘娘出面主持,这件事情就容易办了。”

  王继恩担心地问:“娘娘会同意吗?”

  “娘娘很贤明,绝不会蹚这个浑水。”胡旦话锋一转说“只有找出一个站得住脚的大道理来,才能煽得动皇后出面。幸亏在世的皇子中楚王居长,我们就拿立嗣以长为顺的道理,去说服娘娘。”

  王继恩连说有理,几个人计议已定,王继恩便找个机会密奏李后。

  李后听王继恩所奏有些道理,虽然也有几分心动,只是她从来不肯参与国政,也只是听听而已,并没有表出来,更没有发表意见。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赵炅驾崩。王继恩赤膊上阵,请李后召楚王进宫继承后位。李后觉得不妥,认为这样的大事应该先同大臣们商量,便叫王继恩去传召宰相吕端。

  吕端早就风闻王继恩有拥立楚王的密谋,见王继恩奉李后懿旨召见,心知有些不妙,为了不致引起混乱,他灵机一动,耍了一个小花招,把王继恩引进藏书阁,说是有话要说,待王继恩进了藏书阁后,立即将他反锁在里面,然后去见李后。

  李后见了吕端,说皇上已经晏驾,自古立嗣以长为顺,而今应该怎样传位呢?

  吕端肯定地说,先帝活着时册立太子,为的就是今,太子是储君,这是不能更改的。

  李后听后默然无语,没有提出异议。吕端嘱咐内侍传皇后谕旨,太子进宫,奉请太子到福宁殿即位。

  吕端果然不负赵炅所托,成功地粉碎了一场宫廷政变,保证赵恒顺利登基做了皇帝。赵恒便是后来的宋真宗。

  赵炅在位二十一年,改元五次,享寿五十九岁。不失是个英明之主,他的去世,标志着宋朝开创局面的时代结束。
上一章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   下一章 ( 没有了 )
义乌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全集最新章节:九最后的心愿免费阅读,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余耀华是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如喜欢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全文阅读,那么请将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加入收藏方便下次阅读。